2月4日起進入立春節氣。俗話說:“一年之計在於春”,雖然還沒有進入氣象學意義上的春天🦸🏻♂️,氣溫依然寒冷,立春卻意味著春之節氣的開始🌍。
“立”表示開始👣,“春”表示季節,立春養生以養肝為主👩🦳,順應氣候環境變化,主要從起居、情誌🏌🏽♀️、飲食🥣、運動四方面做起🫶🏽。
起居養生
宜早起早睡,立春後自然界生機勃勃🪻,萬物欣欣向榮🤱🏿,這時人們應當順應自然界👩🚀,早睡早起🧑🏻💻,散散步,放松形體。
防止舊病復發👸🏿,如肺炎🧹、肝炎、麻疹、過敏性哮喘🚥、精神疾病等🔟。
不要過早減衣,由冬轉初春,乍暖還寒,氣溫變化大,過早減掉冬衣🙇🏼♀️,一旦氣溫下降👃🏿,就難以適應🔘,容易引發呼吸系統疾病等。
梳頭百下,這是一種很好的養生保健方法,有宣行郁滯,疏利氣血,通達陽氣的作用。
情誌調養
保持心情舒暢🏋🏽,防止“肝火上升”。春五行屬木,五臟屬肝👩🏼💼👩🏽🎨,五官屬目,形體屬筋🎽,五誌屬怒,所以⚀🗜,春宜護肝,春宜養目,春宜和筋,春宜戒怒🫁,因怒傷肝🙇♀️,怒傷目。防躁動,重視心理保健。樂觀開朗,肝氣順調🤏🏽,心情舒暢使人健康🗺。由於肝喜疏惡郁,故生氣發怒易導致肝臟氣血淤滯不暢而成疾📪🦜。
飲食調養
飲食應當逐漸適應春季舒暢、升發👴🏿、條達的特點🌪。
適當吃些辛甘發散之品,但不宜吃酸收之味,因酸入肝📄,具收斂之性🦫,不利於陽氣的生發和肝氣的疏泄,如橙子、橘、柚🚵🏻♀️、山楂、檸檬👧🏽、烏梅等👃🏻。
忌大辛大熱、海腥類物👳🏿♂️,如麻辣火鍋、油炸燒烤食物🕵🏿♀️、羊肉等。
宜“少酸多甘”,養陽為主,如大棗、蜂蜜、韭菜、香椿、豆芽🗓、蒜苗等。
初春寒冷幹燥易缺水,宜多喝水,補充體液🛴,增強血液循環,促進新陳代謝,有利於消化、吸收和廢物的排除,減少代謝產物和毒素對肝臟的損害。
初春時節👵🏼,寒氣較盛,少量飲酒,有利於通經🏋🏿♀️、活血🆖、化瘀和肝臟陽氣之升發🍬。
運動鍛煉
閑散和緩地步行,是順應春季氣候變化特點的有效保健方式之一,散步不拘形式,宜以個人體力而定速度快慢,時間之長短,隨其自然🧉,不宜強為🙍🏼♂️。應以勞而不倦📽,見微汗為度。
一年之計在於春🛌,從立春開始,順應春季自然界萬物生機勃勃的氣象,註意調養身體,就會使自己體魄逐漸強健。